_

活動訊息

書屋講座|《一個女工的故事:漫談高雄女路》

2025/03/19・活動紀錄

文、攝影/孫呈穎|編輯/陳宜孜

 

女性的故事從未缺席,需要更多人來發掘與傳遞。為響應三八國際婦女節,本次雄影講古特別邀請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林佩穎及陳坤毅,帶領觀眾踏上「高雄女路」,從歷史、文化到地方記憶,一同尋找那些被遺忘的女性身影。



講者|林佩穎/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
主持|陳坤毅/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



在歷史的書寫中,女性的聲音往往薄弱,甚至無從發聲。然而,透過深入挖掘地方故事,試圖以性別視角拼湊女性的過往軌跡,重建曾經被忽視的女性歷史。林佩穎老師回顧了高雄多位女性的生命歷程,也指出在田野調查時,這些故事往往被淡化,而日常習以為常的事物背後,更隱含著性別不平等的結構。

在性別與地方文化的交會點,可以看見許多女性以不同形式參與社會。林佩穎老師分享身為高雄藝旦界的傳奇人物──李菊,她突破階級限制,成為高雄首位參選市議員的女性;另一位臺灣首位女性參議員──楊金寶,不僅極力推動女性權益,更倡議杜絕未成年少女遭受不當對待。她們的行動不僅彰顯出女性在公共事務中的影響力,也凸顯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不公與忽視。她們為性別平等而奮鬥,奠基了今日女性權益的基礎。

然而,法律上的性別平等並不代表觀念上的平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仍隱含著性別權利的不對等。林佩穎老師補充,性別議題並非遙遠的討論,而是貼近著我們的日常。例如,過去女性較少接受教育、財產繼承受到限制,或是在職場與家庭角色之間掙扎。透過地方歷史的考察,這些議題得以被重新思考,亦是當代社會仍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回到「高雄女路」計畫,其致力以性別視角探索在地女性歷史軌跡,不僅關注傑出女性,更紀錄下庶民女性的貢獻。計畫範圍涵蓋哈瑪星、鹽埕、旗津、戲獅甲及前鎮加工出口區,她們不僅參與地方產業,更推動社會發展,形塑高雄獨特的人文樣貌。

此計畫不僅是對女性歷史的紀錄,更希望藉由文化行動,思索如何描繪出在地的性別地圖。林佩穎老師與打狗文史再興會社以「人文、地景、歷史」為起點,梳理舊港區、新灣區的歷史脈絡,透過走讀活動、培力工作坊及講座等行動,引導參與者以性別視角探索歷史,使更多人認識女性對高雄發展的深遠影響。

因此,紀錄這些故事不僅是歷史的補足,更是對當代社會的啟發。透過此次的雄影講古,我們能更加能理解「她們的故事」。

 

有興趣了解更多女性的故事,歡迎至電影館1樓閱讀《走她的路:台灣「女路」旅遊指南,帶你探索每個她的故事!》。



|延伸閱讀|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