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映後座談|《南方時光》導演曹仕翰 &《聽海湧》導演孫介珩
講者|導演 曹仕翰 &《聽海湧》導演 孫介珩
「這部電影,其實從文字到拍攝完成,花了將近六年的時間。」
《南方時光》拍攝過程歷經金馬創投、疫情停擺、資金撤退的重重挑戰,最終在今年成為高雄電影節的閉幕片,回到它誕生的城市與觀眾見面。
曹導回憶,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高雄小孩。2008年離鄉赴台北念書、工作,歷經多年摸索,直到進入金馬電影學院,受到侯孝賢導演一句「回高雄拍吧」的提點,他決定回到這座城市,拍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與情感。
《南方時光》的故事設定於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的那一年。導演說那年的自己15歲,整個社會既興奮又不安,就像一個迷惘的少年。台灣在民主化浪潮中摸索自我,而他在創作過程中,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成長與方向。
《聽海湧》導演孫介珩則以「那個年代的少年」身份,分享他當年的記憶。他說,當時自己在台北念小學,印象最深的是有天同學的座位突然空了,因為全家移民了。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他看完《南方時光》後久久無法平靜,走出影廳後還在高雄港邊繞了一會,透過電影,看見了一個從未親身經歷的高雄,那個仍有大片空地、孩子能奔跑的城市。
另外談到片中佈滿街頭的競選旗幟,曹導說,那是九○年代生猛的象徵。那時沒有太多規範,能插旗的地方都插滿。要說它混亂也行,要說它有生命力也行,那就是九○年代的台灣,亂中有序、生氣蓬勃。
至於片中主角陳玄力的誕生,曹導也分享了幕後緣分。開拍前兩個月仍未找到合適人選,有天導演失眠打開電腦重看演員選角影片,無意間發現一支拍得極暗的試鏡帶。他調亮螢幕後,看見一個青澀的少年在微弱燈光下自我介紹,還因為講錯名字尷尬地笑出來。那一刻,他心想:「就是他了。」
11/16 內惟藝術中心場次,導演曹仕翰將攜手演員陳玄力一起出席映後座談,歡迎大家來影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