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活動訊息

映後座談|沙丘

2023/05/31・活動紀錄
電影館黃皓傑館長與觀眾一同大合照

映後座談《沙丘》
黃晧傑/電影館館長


❝ 我絕不能害怕,恐懼是心靈殺手,會扼殺思維能力,是潛伏的死神,會徹底毀滅一個人。❞ ──《沙丘》


配合影迷們對《沙丘:第二章》滿滿的期待,加上名導丹尼維勒納夫 令人震撼之作《烈火焚身》院線重映,電影館五月於內惟藝術中心限定限量放映四場《沙丘》,讓影迷們回味經典!

週六的第一場放映,電影館黃晧傑館長也興致沖沖地來到影廳與大家觀影,並在放映後與大家聊聊《沙丘》的原著小說背景,以及介紹從1965年以來將《沙丘》改編成電影的名導風雲錄。

《沙丘》原著小說由 Herbert, Frank Patrick 創作。Herbert 最初是一位記者,在前往奧樂剛沙漠研究海岸沙丘資料時,發現人類對於沙丘的探索非常少。因此,他花了六年的時間進行構思,經歷了二十多次的退稿,最終於 1965 年出版了《沙丘首部曲》。然而,赫伯特於 1986 年因胰臟癌術後的肺栓塞去世,使原著小說的第七部作品成為了書迷心中永遠的遺憾。

在將《沙丘》改編成電影時的路上,除了婉拒拍攝的名導大衛連(David Lean),亞力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和大衛林區(David Lynch)兩位導演皆創作過以《沙丘》為原型的電影。

最終,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成為執導《沙丘》的導演。他於 1967 年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自小就喜愛《沙丘》這本小說,甚至為其繪製插圖。華納影業邀請他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後,丹尼維勒納夫也選擇在與他的經典作品《烈火焚身》相同的沙漠場景進行拍攝。

關於電影《沙丘》時,黃晧傑館長也分享了一些趣事,主角保羅的角色最初打算透過海選選出,直到導演遇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提摩西夏勒梅,被他的演技吸引,才決定邀請他出演。至於電影中令人讚嘆的視覺畫面,其實是因為攝影指導 Greig Frase在拍攝過程中放棄使用綠幕,除了在布達佩斯室內攝影棚拍攝外,他多數使用自然光在實景沙漠進行外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