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間的荒謬裡悠遊:史派克瓊斯X查理考夫曼
Lizzy/影評人
史派克瓊斯與查理考夫曼,兩位都是能編能導、風格極為特殊的才子,尤其對於人類的意識與情感、生命中的荒謬與虛無,有獨門的洞見,他們合作過的兩部電影:《變腦》與《蘭花賊》,是自成一格的雋永經典。
《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由史派克瓊斯執導、查理考夫曼擔任編劇,兩人都是第一次拍攝長片,描述失業的木偶師克雷格(約翰庫薩克飾演),為了掙錢去做文書工作,卻在位於7又1/2樓的公司裡,發現一個通往演員約翰馬可維奇腦袋的入口,能有15分鐘透過馬可維奇的眼睛看世界,再被彈出去。這令不滿現狀的克雷格與妻子找到人生的其他可能,但也引發更多背叛與危機。
藉由極為荒謬瘋狂的劇情,《變腦》的劇本探討身分認同、寂寞、性傾向、藝術成就、男子氣概、控制他人的慾望與成名的意義等等,思考在社會的框架下,不同身分會如何改變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方式。人物行徑看似誇張,但背後都有合理的情感邏輯,許多小人物都已受夠平凡無趣、有志難伸的日子,想在不快樂的生活中尋求突破,不計代價。
兩人合作的第二部電影《蘭花賊》(Adaptation.)則是關於創作瓶頸,但內容遠比表面上的主題更豐富、更有層次。該英文片名可指將書籍改編成電影,也代表生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亦可指片中角色們做出改變來適應新的考驗。
編劇查理考夫曼以自嘲態度將自己寫進劇本,由尼可拉斯凱吉扮演他,片中這位查理在完成《變腦》的編劇後,下個工作要改編知名記者蘇珊歐琳的著作《The Orchid Thief》,書中內容充滿蘭花知識、並描述熱愛蘭花的人們如何冒險尋求稀有品種,由於缺乏戲劇性,令改編難上加難。查理考夫曼還在劇本中虛構一位雙胞胎弟弟唐諾,弟弟也想成為編劇,但選擇與編劇大師學習、依照各式編劇原則寫劇本,查理起先嗤之以鼻,然而寫作瓶頸令查理開始動搖。
唐諾的存在宛如查理最害怕的自我,那個出賣自己、刻意迎合市場的自我;唐諾也是查理難免羨慕的自我,那個交得到女友、能把劇本高價賣出的自我。查理對種種現實應該「適應」到何種程度?這是人生永恆大哉問。
史派克瓊斯成為電影導演之前,曾替Nike與IKEA等品牌執導廣告,也拍過碧玉、野獸男孩等歌手的音樂MV,是多才多藝、影像風格不落俗套的創作者;查理考夫曼熱愛閱讀與戲劇,他的編導作品一向與眾不同,在冰冷殘酷的世界找到怪誕的幽默、優雅的悲傷、以及奇妙的哲理。
查理考夫曼的燒腦與唯我論風格,搭配上史派克瓊斯擅長的同理共情,成為很好的互補,《變腦》與《蘭花賊》都是情境荒謬但情感真摯的創新之作,替兩人開啟精彩的電影生涯,是必看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