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用影像說高雄,高中電影教材即刻開放申請
用影像說高雄—電影美學教育輔助教材(數位版)
用影像打開高雄文化,邀請高中教師以電影作為教學媒材,運用「用影像說高雄」此套跨域、多元、在地化的特色教案於高中現場施教;一套以「左營眷村娛樂記憶」出發、且融合表藝創作、地方知識學與口述記憶史的教案;另一套則從「柴山腳下的創藝」遙望,串聯鼓山自強新村的人文歷史記憶以及龍目井社區、內惟的自然生態。
本輔助教材「用影像說高雄」結合影像美學與地方學,將引導老師採用教案設計之任務主題及引導內容,開啟學生對於該片介紹之文化與歷史面貌;另可結合各校戶外走讀教學需求,發展一趟鑑古知今的藝術文化旅程。
高雄市電影館擬定、編寫並製作「用影像說高雄—電影美學教育輔助教材」,針對高中學生適性策畫,編寫並製作本輔助教材,旨讓電影作為教學媒材,將電影作為多元文化的載體,讓文化從影像復興,走出電影院,用影像打開高雄文化。本系列教材轉化「影像高雄」紀錄片之高雄主題內容與其述說之文化,開發「用影像說高雄—電影美學教育輔助教材」的策展內容,發展為高中通用版教材,不僅可鑑古知今,企圖連結高中正規課程時間(跨領域於多元選修課、藝術領域、歷史領域),創造跨域、多元、在地化的融合課程,引導老師採用教案設計之任務主題及引導內容,開啟學生對於該片介紹之文化與歷史面貌,回歸到作品本質的思考;另可結合各校戶外走讀教學需求,發展一趟鑑古知今的藝術文化旅程。
本次透過「用影像說高雄—電影美學教育輔助教材」的計畫,以影像高雄紀錄片《恁》、《在光影中追尋》分別扣連北左營眷村的「明德新村」與「建業新村」以及南左營眷村的「自強新村」場域,並由社大工作者、高中教師為核心成員,將「美學」與「地方學」兩者兼容,結合左營與鼓山的國、高中學校核心課程,開發出獨特性、地區特色的教材。
本教材針對高中學習階段製作電影輔助教材,本計畫出品之兩套教案均可分別申請:其一「舞動『眷』影—左營眷村娛樂記憶」之教案設計理念以眷村人的娛樂記憶作為主題,由高雄市電影館出品的紀錄片《恁》為發想,搭配教案裡的故事實際走訪明德與建業新村,是一套融合表藝創作、地方知識學與口述記憶史的教案。
其二「柴山腳下的創藝眷戀—自強新村」透過高雄市電影館典藏的「影像高雄」紀錄片——《在光影中追尋》,串聯自強新村的人文歷史記憶以及龍目井社區、內惟的自然生態,也帶領學生實際走讀自強新村,透過生動有趣的大富翁遊戲,動手創作文創明信片等方式,提升美感教育素養。
各單元結合學校正規學習時間辦理,著重有感體驗,引導學生體驗過程中自主探索,並成為推動跨領域學習之教育活動。2024年始開放電影教材上網閱覽;網路自由閱覽區之公開資料歡迎教育現場自行流通及運用。電影播映內容需另行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