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選片指南|田中絹代導演特集
2024/02/15・活動紀錄
分享連結

【田中絹代導演特集】選片指南
講者|陳慧穎(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策展人)
電影館2/3起放映「田中絹代導演特集」,本週六舉行選片指南,由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策展人陳慧穎介紹田中絹代如何成為日本影史上第二位女性導演,以及她的六部執導作品。
田中絹代生於1909年,14歲便開啟演員生涯,從黑白電影拍到彩色電影,一路演到了65歲。而她不單是產量多,更是曾與黑澤明、溝口健二等名導合作過。然而,她的導演身份卻很少被好好地檢視,陳慧穎認為她的導演成就不是用一句「演而優則導」可以簡單概括的。
在當時日本電影圈,年過30的女演員會被認為需要轉型,即便田中絹代是如此知名的演員,仍面臨職涯分叉路,最後選擇執起導演筒。但擔任導演的資格和性別門檻都很高,她也曾被許多男性導演看不起。身處在這樣的背景、又沒有專屬製作公司,田中絹代能在各大片場執導六部作品是很不容易的。

❍《戀文》(1953)
田中絹代首次執導電影便入圍坎城影展,片名「戀文」的出處則是東京澀谷的「戀文橫町」,當美軍仍在日本時,軍官身邊經常圍繞著許多日本女性,而那些女性會在美軍回國後請人代寫情書。《戀文》講述的即是一名以代筆生意為職業的男性,在工作時尋找並遇到初戀情人的掙扎。本作挑選題材的方式不但有趣,拍攝時也很注重取景。
❍《月昇物語》(1955)
提到《月昇物語》,陳慧穎笑說她展示的劇照「畫面很小津」。本片描繪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女兒共同生活,是非常浪漫且非常可愛的電影,片中沒有著墨父女關係,而是重在女兒的故事及細膩情緒。
本片受到小津安二郎的協助,除了編劇,小津安二郎也是本作企劃公司「日本監督家協會」的成員。田中絹代在表達對小津安二郎的尊重的同時,透過執導能力顯示出兩人的不同風格。因此,陳慧穎認為這部電影有趣之處就是看看「當小津的劇本交由田中執導,會碰撞出什麼?」
❍《永恆的乳房》(1955)
陳慧穎表示,若是六部電影中只能選擇一部,她會推薦《永恆的乳房》。本作當時在東京上映後票房非常好,除了獲得首週觀影率第一名,也入圍了電影旬報第16名。在劇情、場面調度等方面都達到了田中絹代的巔峰,證明她的導演實力。
田中絹代從這個時期開始有很明確的自覺,「想要以女性的立場描繪女人」的理念也是源自於這部作品。編劇田中澄江是當時具有女性主義、女性解放思想的劇作家,能夠從片中看到她對女性意志的充分展現,呈現了非典型、很難在當時日本電影中看到的女性形象。
❍《流亡王妃》(1960)
《流亡王妃》改編自愛親覚羅浩原著,是田中絹代首度挑戰拍攝彩色電影,講述滿洲國皇弟溥哲與貴族之女的愛情物語,為此耗資大成本。本作編劇和田夏十是市川崑的妻子,很少與丈夫外的導演合作,因此有一說為和田夏十是在田中絹代的堅持下才勉強合作。不過,這也更能看出田中絹代多有意識地在創作電影。
❍《只有女人的夜晚》(1961)
本片再次與田中澄江合作,以性工作者的故事為題,片中有大量女性群戲,常常被說可以搭配溝口健二的《夜之女》觀看。性工作者會被貼上犧牲者的標籤,女性主義者對性工作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流派,在電影中會看到很多不同意識形態,陳慧穎則認為田中絹代創造了一個靈動、靈活的世界。而這部電影甚至是跨文本的,能和她的第一部作品《戀文》進行對話。
❍《阿吟大人》(1962)
《阿吟大人》是非典型作品,結合宗教、茶道和愛情,在16世紀紛亂時代的背景下聚焦於禁忌之戀。製作公司「文芸プロダクションにんじんくらぶ」(文藝製作胡蘿蔔俱樂部)也是由主演的有馬稲子和久我美子、 岸惠子三位女性演員所創立。
本片攝影宮島義勇是傳說中的天皇攝影師,畫面非常漂亮。陳慧穎提到自己看完後非常感動,認為田中絹代完全將自由意志推到極致。因此作為最後一部執導作品,《阿吟大人》也歸結了六部作品的走向。
「田中絹代導演特集」經典套票限量熱售中,電影館也推出返鄉不倦票,讓春節期間回到高雄的影迷們能享有優惠價。影展資訊請見留言處。
田中絹代首次執導電影便入圍坎城影展,片名「戀文」的出處則是東京澀谷的「戀文橫町」,當美軍仍在日本時,軍官身邊經常圍繞著許多日本女性,而那些女性會在美軍回國後請人代寫情書。《戀文》講述的即是一名以代筆生意為職業的男性,在工作時尋找並遇到初戀情人的掙扎。本作挑選題材的方式不但有趣,拍攝時也很注重取景。
❍《月昇物語》(1955)
提到《月昇物語》,陳慧穎笑說她展示的劇照「畫面很小津」。本片描繪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女兒共同生活,是非常浪漫且非常可愛的電影,片中沒有著墨父女關係,而是重在女兒的故事及細膩情緒。
本片受到小津安二郎的協助,除了編劇,小津安二郎也是本作企劃公司「日本監督家協會」的成員。田中絹代在表達對小津安二郎的尊重的同時,透過執導能力顯示出兩人的不同風格。因此,陳慧穎認為這部電影有趣之處就是看看「當小津的劇本交由田中執導,會碰撞出什麼?」
❍《永恆的乳房》(1955)
陳慧穎表示,若是六部電影中只能選擇一部,她會推薦《永恆的乳房》。本作當時在東京上映後票房非常好,除了獲得首週觀影率第一名,也入圍了電影旬報第16名。在劇情、場面調度等方面都達到了田中絹代的巔峰,證明她的導演實力。
田中絹代從這個時期開始有很明確的自覺,「想要以女性的立場描繪女人」的理念也是源自於這部作品。編劇田中澄江是當時具有女性主義、女性解放思想的劇作家,能夠從片中看到她對女性意志的充分展現,呈現了非典型、很難在當時日本電影中看到的女性形象。
❍《流亡王妃》(1960)
《流亡王妃》改編自愛親覚羅浩原著,是田中絹代首度挑戰拍攝彩色電影,講述滿洲國皇弟溥哲與貴族之女的愛情物語,為此耗資大成本。本作編劇和田夏十是市川崑的妻子,很少與丈夫外的導演合作,因此有一說為和田夏十是在田中絹代的堅持下才勉強合作。不過,這也更能看出田中絹代多有意識地在創作電影。
❍《只有女人的夜晚》(1961)
本片再次與田中澄江合作,以性工作者的故事為題,片中有大量女性群戲,常常被說可以搭配溝口健二的《夜之女》觀看。性工作者會被貼上犧牲者的標籤,女性主義者對性工作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流派,在電影中會看到很多不同意識形態,陳慧穎則認為田中絹代創造了一個靈動、靈活的世界。而這部電影甚至是跨文本的,能和她的第一部作品《戀文》進行對話。
❍《阿吟大人》(1962)
《阿吟大人》是非典型作品,結合宗教、茶道和愛情,在16世紀紛亂時代的背景下聚焦於禁忌之戀。製作公司「文芸プロダクションにんじんくらぶ」(文藝製作胡蘿蔔俱樂部)也是由主演的有馬稲子和久我美子、 岸惠子三位女性演員所創立。
本片攝影宮島義勇是傳說中的天皇攝影師,畫面非常漂亮。陳慧穎提到自己看完後非常感動,認為田中絹代完全將自由意志推到極致。因此作為最後一部執導作品,《阿吟大人》也歸結了六部作品的走向。
「田中絹代導演特集」經典套票限量熱售中,電影館也推出返鄉不倦票,讓春節期間回到高雄的影迷們能享有優惠價。影展資訊請見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