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活動訊息

電影藝術講堂|拍電影-表演工作

2023/04/23・活動紀錄
陳雪甄老師開講給新導演的六道演員課題

電影藝術講堂【拍電影-表演工作】

講師|陳雪甄
時間|2023.04.23
【表演工作】給新導演的六道演員課題


4月份藝術講堂「拍電影-表演工作」特別邀情曾以《馗降:粽邪2》中精湛表現入圍金馬獎、並擔任金鐘獎迷你劇集《通靈少女》表演指導的陳雪甄老師,開講「給新導演的六道演員課題」!

老師首先列出了本堂講座的主題,也正是今天要提點給新導演們的課題,分別為:需要什麼類型的演員、如何與素人或專業演員工作,又該如何尋找演員,接著試鏡、排練又分別作什麼?老師接續分享,為什麼會有這門課程的出現,正是因為自己常常碰見新人創作者們,在實際開始拍攝自己的作品時,不知道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演員,即便找到了,也十分害怕面對演員,溝通上出現了問題,拍攝出來的作品與想像中有所差距,卻又不知道怎麼解決這樣的痛點。因此,為了拉近導演與表演工作者的距離,首先就是創作者們也需要認識表演,才能有更清楚的思路去溝通,即成為了老師提點給新導演們的六道課題。

當有了手上的劇本即將開拍,首先要詢問自己「我需要什麼類型的演員?」而尋找演員有許多的管道和方式,最大的分野即是,到底應該尋找專業演員或是素人來演出呢?這攸關到「表演」在你的作品中代表了什麼樣的意涵,它應該怎麼樣被展現在作品中。雪甄老師分別從蔡明亮與李康生、濱口龍介等導演的作品當中舉例分析,有時候創作為了各式不同展現成效的因應,會同時調整所需要的演員,借用不同素人當下所展現出的靈光,更豐富影像的可能。比如在羅伯特.布列松的作品中,表演須讓觀眾疏離地感覺到旁觀者身分,故選擇了素人的生澀,讓角色成為現實世界的布景。這都攸關到了創作者視表演這一件事情,對這作品而言,佔據了什麼樣的位置、代表什麼意義。

然而,有時也因為特定角色形象在臺灣並沒有像美國好萊塢一樣,有這麼多樣的選擇條件,不夠多元的情況下,就只得去尋找素人參與演出。此時,我們就需要去調整和素人工作時不同的應對情況,比如安排較為單純的情緒、不能過度要求節奏,指令調整為讓素人演員更貼近本色等。這一切都得花更多時間準備,無論是排練、熟悉並瞭解彼此擁有默契,才能讓現場表演工作更順暢。

老師也特別分享了她與廖克發導演十多年的合作經驗。因為廖克發導演創作題材中往往以外籍人士為主角,電影更大量使用素人演員,作為一名專業演員的最大任務,即是在身為配角的狀態下,去協助調度表演,特別是對手戲中能引導現場的氛圍和節奏。也正是因為和素人工作的經驗,讓身為一名演員可以調整狀態的範圍變得更加廣闊,也更能與導演於現場一同尋找那些有機的共振。正是身為一名專業演員,同時也該具備降低自己表演,呈現出「零演技」、深化更多寫實與真實化可能的表演。

許多電影創作者往往不敢找戲劇系的演員合作,會認為劇場表演常常比電影誇張許多。「劇場演員表演都是誇張的,這是一個迷思!」老師強調,要把這一印象從腦海中刪除。因為真正專業的演員,都具備十分大的韌性與彈性,也會因應場地的條件去調整狀態,關鍵只是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溝通,嘗試彼此的可能,調整出最好的樣貌。
 
有豐富實務經驗的陳雪甄老師讓學員收穫滿滿
陳雪甄老師和參與學員大合照
「找明星不如自己挖掘明星」,老師接著分享了近年來,臺灣影視作品中往往會有特定刻板印象的範例,讓選定演員與角色時先為自己立下界限。劇本的想像很大,不要被參考選角演員的刻板限制住,演員的尋找非常重要,並非明星就一定是加分,特別是短片作品若沒有太大的市場壓力,何不試著累積班底,減少磨合,從零到有相互切磋。把短片當成試金石磨練,不僅找主創團隊的技術班底,更也是找尋自己合作的演員班底。

演員與導演是相依相偎的,一起創作,建立合作的工作方式,千萬別將演員當成只是呈現表演的棋子工具,而是多了一名能共同思索、一起創作、一起討論許多面向細節的合作夥伴!老師接續分享了各式表演光譜的範例,提醒創作者們在企劃之際,就要思考整部作品中需要什麼樣的表演,並如何嘗試將他們統整到相近的光譜之上,也更能知道要尋找哪一類的演員,並藉由排練將大家共同帶往此光譜。

「開發新演員,寶貝舊演員」現今資訊發達助益下,尋找演員有更多的管道可能。然而,在公告之際也有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執迷於顏值,把徵選當成是在尋找夢中情人。世界是如此廣闊,美也有很多種的可能性,更應該多方的思索。若是素人的試鏡,可能試著感受氣質與態度的「內在狀態」,是否最接近角色,而自己對這狀態是不是有所感覺。老師特別提醒導演們,無論海選地點與範圍,盡量都要親臨現場,那也是一種看人能力的培養,嘗試互動的過程;專業演員則需要帶著開放性的心態,試鏡並不等於表演,無須期待非得看見符合腦海中某種演員或表演的標準,而是去觀察他的專業能力,判斷適合不適合角色,溝通性等。

排練作什麼?我們常常將排練與排戲二者混淆,排練最大的用意在於建立彼此信任與熟悉度。因應不同人的性格與不同的激勵方式,都會在溝通中有所差異,若缺乏了排練,演員可能也會不知道導演實際想要的是什麼,後續嘗試溝通時也就漸漸抓不回來彼此的合作關係了。

老師提醒新導演們,不要覺得自己一定什麼都要會。曾有名新導演尋找協助,說因為遇到了經驗豐富曾獲獎的演員,非常焦慮很緊張,不知道如何去下導演指示,該怎麼辦呢?老師提供了一項建議,試著告訴演員目標與希望呈現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即可。因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專業演員,或許早就無需這麼多指令下達,也有能力去調整自己的表演。「坦白很重要」,不用表現的導演什麼都很懂、什麼都知道,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繪,但不用想教對方怎麼表演,只需要告訴他你想要什麼就好。

「好好溝通,一起創作」,讓導演與演員都相互成長。導演培養看人的視野、理解表演的能力,接續才能建立起如何引導溝通的經驗,而提供自由創作的空間,演員才會給出更多可能性。老師也建議導演們都可以親自去上表演相關課程,並非真的要飾演什麼角色,而是就不同身分、從作品核心去思考演員類型,站在表演的角度思考。耐心尋找夥伴,發覺自己的明星;一起創作,建立班底、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風格,同時也要勇敢不斷實驗跟嘗試。

最後,老師總結自己面對表演的態度。當實際跨出去工作時,才發現做表演指導根本沒有sop標準流程,因為每個演員都不一樣,每個演員都需要重新去感受。久了,自然而然會知道應該怎麼去用人,把人放到對的位置上。認識表演是什麼?那是一種從認識自己、接著去探索世界,最後慢慢認識到底表演是什麼過程。表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從創作真實開始,試著去打開觀眾的想像,才能讓人有所呼應,在所處生命與生活中的反思觸動,因此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