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活動訊息

映後座談|《電子情書》

2024/08/31・活動紀錄
本次映後座談邀請影音遺產工作者陳睿穎,與影迷分享關於文字(郵件)、聲音(旁白)和訊息(觀眾全知視角)1990年代好萊塢浪漫愛情喜劇代表作之一《電子情書》。


文/陳宜孜|圖/游千慧

《電子情書》原為1937年匈牙利劇作家所創作的舞台劇《香水》,1940年經好萊塢改編成第一部電影《人約黃昏後》當時膾炙人口,其男女主角也如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斯一樣,成為了銀幕情侶,《香水》經歷多次改編,證明其經典魅力。

陳睿穎提到,《電子情書》編導諾拉艾弗隆,擁有記者、作家、編劇、導演等多重身份,他擅長寫故事,利用對話讓讀者彷彿是和閨蜜書信往來,也因為這個特質,使諾拉艾弗隆成為了編劇。此外,本片主角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斯,早在1990年《跳火山的人》與1993年《西雅圖夜未眠》飾演過銀幕情侶,1998年的《電子情書》則為兩人最後一次演出銀幕情侶,也是三部曲的最後一曲。

1998年是電子信件剛問世的年代,劇中主角起床後期待收到信件的橋段讓人會心一笑,「現在大家都是用什麼工具談戀愛呢?」陳睿穎提問,兩位觀眾分別分享大學時曾和筆友寫信談戀愛,以及使用奇摩交友。反觀如今,電郵戀愛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

《電子情書》是標準三幕劇的結構,從新書店到來的「改變」,主角間唇槍舌戰的「抗爭」和最後的「擁抱改變與和解」,片中二元對立元素、浪漫電影的過節攻勢:感恩節、聖誕節也不可少。

陳睿穎也分享幕後趣事,如:製片一開始對電郵題材感興趣,因此選擇改編《人約黃昏後》,接著再請諾拉艾弗隆擔任導演。《人約黃昏後》的故事背景是雜貨店的店員彼此對立,編劇建議改為兩間書店更加有趣。

《電子情書》場景塑造也下足功夫,辦公室場景的擺飾凸顯財大氣粗的氛圍。相較之下,街角書店則帶來溫暖且充滿人情味的紐約西區風景。

講座的最後觀眾提問:感覺劇情有刻意製造主角們分手橋段?陳睿穎表示這樣的劇情設計是電影老梗。另一位觀眾表示:若推薦朋友這部電影,有種認同主角們精神出軌的尷尬感?陳睿穎也分享:以前的人比較寬容,可以接受,滿奇妙的。

《電子情書》除了享受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斯的相愛相殺,觀察過去與現在的價值觀、愛情觀的變化,也充滿樂趣。歡迎大家分享對於《電子情書》的看法,並關注九月的「銀幕情侶經典 - 鐘楚紅與周潤發」。

|延伸閱讀|

 

 

 

最新消息↵